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古 > 考古论坛

阎杆岭墓群发掘概况

2014-04-23 14:37:54 来源: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作者:文/图 胡永庆 作者:
摘要:阎杆岭墓群位于淅川县滔河镇水田营村南阎杆岭上,面积20000平方米,中心地理座标,北纬32°59′20″,东经111°18′50″,海拔167~173米。阎杆岭地处水田营村南,大体呈东西向,东南有肖河由南向北注入丹江,墓群北边为上(上集乡)
  M15        M27    M36      M40    2005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阎杆岭墓群进行发掘。截止9月份,已发掘了43座墓葬,其中楚墓29座,汉墓14座,出土陶器等文物200余件,取得了初步的发掘成果。
阎杆岭墓群位于淅川县滔河镇水田营村南阎杆岭上,面积20000平方米,中心地理座标,北纬32°59′20″,东经111°18′50″,海拔167~173米。阎杆岭地处水田营村南,大体呈东西向,东南有肖河由南向北注入丹江,墓群北边为上(上集乡)盛(盛湾镇)公路。北有水田营遗址和水田营汉墓群,再北为丹江。1974年淅川县文管会调查发现,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1994年、2003年、200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了调查、复查和核查。发现有土坑墓、砖室墓以及铜鼎、剑、汉砖等。阎杆岭墓群为B级文物点。2005年6月,淅川县文化局文物办公室对阎杆岭墓群进行了钻探。根据钻探情况,将阎杆岭墓群分为三区,一区位于村东南岭东端,二区居岭中部的北侧,三区在岭西部北侧一高地上。
阎杆岭墓群一区已发掘结束,共发掘清理32座墓葬,其中楚墓25座,汉墓7座,墓葬分布密集,经常出现汉墓叠压楚墓的现象。楚墓的形制可分为土坑竖穴墓和“甲”字形墓两种,以土坑竖穴墓为主,有的设置壁龛以放置随葬品。大多有棺椁,有的为单棺,仅个别无棺无椁。葬式皆为仰身直肢葬,双臂交叉于腹部或胸部。随葬品以陶器为主,仅个别墓葬出土有铜铃形器和石环。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鬲、盂、壶,鬲、盂、壶、豆,鼎、豆、壶、敦(或加盘、匜)等。时代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晚期。汉墓皆为东汉时期的“甲”字形砖室墓,破坏比较严重,有的仅存墓底,随葬品大多不存。
阎杆岭墓群二区也已发掘结束,共发掘清理7座墓葬,其中楚墓3座,汉墓4座。3座楚墓皆为土坑竖穴木椁墓,人骨架多已不存,随葬品组合与一区同类墓大体相同。在发掘清理的4座汉墓中,2座为土坑竖穴墓,另2座为带一条墓道的积石积炭墓。其中一座积石积炭墓还用河卵石铺底,但出土器物较少。另一座积石积炭墓虽然被盗,但仍出土仅40件器物,主要有鼎、壶、瓮、仓、坛、灶、井等陶器以及铜刀、弩机、五铢钱等。4座汉墓的时代大体在西汉晚期或两汉之际。在以前的发掘资料中,常见汉代的大墓中使用积石积炭,而这次在中小型汉墓中发现积石积炭的现象,或可说明是丹江流域汉墓的地方特点。
阎杆岭墓群三区的发掘工作刚刚开始,已发掘结束的墓葬仅4座,1座楚墓,3座东汉墓。楚墓土坑竖穴墓,没有发现随葬品。3座东汉墓被严重破坏,仅2座残存少量随葬品。其中一座汉墓形制特殊,有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虽然墓室长仅3米多,但斜坡墓道长达6米多,且在墓道、甬道的底部中间的凹槽内用砖砌了一条暗道。为何设置这条暗道还需进一步的探讨。
阎杆岭墓群南依山丘,北临丹江,东有肖河,地处古代的交通要道上,位于丹江的中游。初步的发掘工作表明,阎杆岭墓群是丹江流域一处比较重要周、汉墓群。已经发掘的近30座小型楚墓,时代从春秋晚期一直延续到战国中晚期,陶器组合完整,时代明确,为丹江流域小型楚墓乃至楚墓的综合研究等相关问题都提供了重要资料。阎杆岭墓群中的汉墓,虽然多被严重破坏,但特殊的墓葬形制和葬俗显示了一些地方特点,对阎杆岭墓群的进一步发掘将会提供更多更新的资料。
  

热门推荐
返回顶部